为什么要自律?自律的人生你无法想象
不知不觉,自律这个词在中国乃至世界突然活了,和以前大家追求自由的口号不同的是,自律明显是自我约束为前提,有违以往自由的初衷的。可如今大家发现,过分的自由反而会限制自己人生的更多可能,倒让自己不自由了,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?
王小波所说:人的一切痛苦,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。我们人生痛苦的根源就在于求而不得,但是我们却总是拿不出该有的力量去提升,去争取。而自律,恰恰就是终结痛苦的起点。拖延症是这个时代很多年轻人的病症,年轻人很容易焦虑,毕竟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给年轻人带来很大压力。但是很多年轻人并不能从焦虑中找到正确的态度和方法,反而任由自己在迷茫中颓废。很多年轻人都在周末宅在家里看剧,打游戏,刷微博,一躺就是一整天,打着放松身体的旗号,但是却越放松越累。宅了两天之后,拖着疲惫的身体,带着萎靡的状态去迎接新的一周的工作,如此周而复始,浑浑噩噩。
我们必须清楚的了解:你不学会支配时间,就只能选择被时间支配。自律,才是一个人自我救赎的开始,这点日本电视台曾经播出过村上春树的一个访谈。村上春树说:对他来说,每天只有23个小时,因为一个小时给了跑步,雷打不动。村上春树称自己为长距离跑者,他坚持下去的理由是:“今天不想跑,所以才去跑。”写长篇小说时,他基本上都是清晨四点左右起床,向来不用闹钟。泡咖啡,吃点心,然后毫不拖拉,即刻投入到写作中去。

你躺在沙发上,特别不想把PPT完成,大脑杏仁体控制你,对你说,宝贝,躺着,多舒服,没事,神经病才去做PPT呢?你用前额皮层告诉自己,我就做一页。你躺在床上,特别不想早起跑步,大脑杏仁体控制你,对你说,宝贝,床上多舒服啊,躺着,神经病才去跑步呢?你用前额皮层告诉自己,我就出去湖边转一圈。
你刷着手机,特别不想看书,大脑杏仁体控制你,对你说,宝贝,手机多舒服啊,神经病才去看书呢?你用前额皮层告诉自己,我就看三页书。你觉得如果自律非常难,可以先从一个非常小的点开始做起,如果你觉得你之前已经失败了很多次,那今天给你提供方法,慢慢来,慢慢来有可能会比较快。然后定期的REVIEW,不管是周、天、年,养成习惯,相信时间的力量。
1.除非受到外力作用,否则静止的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
2.除非受到外力作用,否则处于运动状态的物体速度不会改变
现在你更加佩服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了吧,《微习惯》给了你一个骗过大脑杏仁体,实现从0到1的最简方法,让你不在1挣扎,而进入2的状态。运用微习惯策略,最糟糕的情况也只是没有超额完成目标而已。而最好的可能,是你把自己45%的行为重新洗牌。用毫不费力的方法,达到任何你想要达到的目标,真正地管理自己。
真正有意识的自律,会让我们走向这3重境界。第一重境界是为了达成目标,不得不适当地勉强自己,适当的走出舒适区拓宽生命的边界。第二重境界是在坚持中面对诱惑和惰性,用意志力去克服,M·斯科特·派克在《少有人走的路》中说,“自律,就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,其中必然经历放弃的痛苦,但是旧的事物消失,新的事物才会诞生。”第三重境界是在自律的过程中发现趣味性,在自律的结果中获得成就感,深挖并放大趣味性和成就感,渐渐地对自律上瘾到根本停不下来。
这才是真正的自律,然而,又有多少人能够达到呢?恐怕第一重都难以坚持。都说现在阶级固化,实际上现如今的机会应该更多了才是,那么怎么还会呈现阶级固化呢?很简单,就是因为富人遗传的不仅是财富还有自律的品质,穷人家的孩子在如今多姿多彩的世界,连最基本的刻苦的上位手段都失去了,如何能不阶级固化。固化的不是阶级,限制人生的恰恰是随心所欲追求自由的人生心态,殊不知,自律的人生才能自由。
版权保护: 本文由自律人生发布,转载请保留链接: http://www.zilvrs.com/hgzl/314.html
- 上一篇: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,现在不那么适用了
- 下一篇:你现在很普通,为什么还要坚持学习?